天气预报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我们知道,常常因为灾害性的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不时估计的损失。譬如说,春季的晚霜、秋季的早霜,夏秋天的雷暴雨和冰雹,这些对农业生产都是有利的 。
解放以前,反动政府对劳动人民的生命财产是漠不关心的。由于灾害性天气,不知给农业生产以及劳动 人民带来多少苦难。
1922年8月2日,我国汕头受到了台风的使裴,在农业生产上遭到了不可估舒的损失, 而死伤的人数也是相当惊人,约计有七万多。又如1931年长江流域连续暴雨,发生大水灾,灾区面积三十二万平方里,灾民达一亿,淹地二亿五干余万亩,农产品损失四亿五千余万元, 一百一 十三县积水达妊几个月之久。象这类事实很多,就不再举。 从下表可看出我国历史上的水、旱、风、冻等灾窖的情况。
解放后情况就不同了。如1954年长江流域的火水,比 1931年时犬,但灾情却比1931年的轻。
1958年8月4日台风侵袭浙江省宁海一带,这次台风据记载是宁海县十多年来最厉害的一火。但是由于气象台早就发布了台风警报,当地党和人民政府积极动员组织广大群众,进行了防御和搶救工作,因此保匪了七座海塘堤脚的安至,避免了大风、巨浪和海水倒灌的灾害。单是永嘉县示临区一个耶方,就在台风到来以前,及时地抢割了七百七十亩稻田,使当年水稻的收成不受损失。
1954年6月下中月,河北省徐水县火焰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用正确的天气预报,完成了六十多万斤小麦的收割和打塌的任务。
1955年11月兰州市郊农民得到气象台寒潮警报以后,把一千万斥白杂,及时搬到茱窖里,避免了寒潮冻害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