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观测资料在病虫害上的应用
江苏省的小麦杆锈病,一般在五月下旬最易发生,因为这时气温升达18℃,适宜杆绣病菌的发展。如果气温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那么可能引起杆锈早发或抑制。 如果我们掌握气温变化贅料,就可以进行预防。又如春季高温, 多雨水,非常利于赤霉病的发展,亦需利用气象资料,防止病害蔓延。
广西玉林气象站利用气象资料为农业生产服务,给全国气象(候)站树立了榜祥。过去,玉林的早稻都要在惊蛰或春分后播种,晚稻要在夏至后播种。为了保证达到玉林县委提出的考早晚稻提前播种的要求,就必须从气象上找出早—卮早稻不致烂秧、晚稻不致热死秧苗的办法和依据。因此,林气象站分析了,历年2—3月分昨气温资料,找出,可以利用“冷尾暖头”(也就是寒潮过后的回暖天气)来播种育苗而不致烂秧。他们又分析了历年5—7月分的气温紀录,发现只要秧龄足够长,并无热死秧苗的可能。这样就給觉委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党委作出了提早播种的决定并说服了群众,从而使玉林全县今年1958年早稻提前如天在2月14日播种,晚稻从夏至后提早倒5月21日播种,秧苗都生育良好。另外,他們还点繪了历年积温图, 分析了历年降水曲线,分別帮助解决了一代三化螟的预测问题和插秧甩水等方面的问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