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40天

土壤温度对农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4)

土壤温度对冬作物和树木有很大的意义。土壤上层的低温对冬性谷类作物的分槩节起不良的影响,以致使它們受到損害,因而他植物受灾严重,有时甚至全部死亡。不同的冬作物,不同的品种,在冬季对土壤上层的低温的抵杭性也不相同。大多数的冬小麦品种分槳节处(3--5厘米)的临界温度是-14――-17℃。冬大麦的抗寒力较弱,卽使越冬性较好的冬大麦品种,其分蘖节处也忍受不了 -10℃---12℃以下的严寒。冬黑麦是最能耐寒的作物。在优良的鍛炼条件下,冬黑麦分锅节处可忍受-25℃---30℃的低温,而在不良的锻炼条件下可忍受-20℃—-25℃。冬季,土壤低温也会使果树和树木的根部受到很大的損伤。根的抗寒能力較小。这主要是由于根部一直是在土壤中, 沒有越冬前鍛炼的良好条件的缘故。各种果树作物及其不同品种的根部受冻温度大約在-5℃---18℃之间。

与土壤温度有关的土壤冻结对植物也起着有害的影响。由于土壤冻結的結果致使发生植物掀聳現象。这种現象在于:当土壤冻結的时候,土壤中植物的根与土壤冻結在一起了。在土壤冻結的时候,土壤孔隙中的水冻結成冰晶。冰晶膨脹,使土壤崩裂幷将植物頂出土壤。当解 冻的时候,土壤又重新下沉,結果使愤物的根部受到极大的損伤。有时由于土壤冻結得很厉害,使冬麦受到很大的損失,春季气温增髙后植物地上部分的生命活动开始了,而根系却还受冻結的影响长期不能活动, 植物的水分营养受到破坏,結果使冬性谷类作物受害很大,有时甚至引起死亡。

显然,在这样高的气温条件下,特別是在土壤表面这样高的温度下,冬小麦已开始生长,幷加强了莖和叶中的水分蒸发;而根却仍然处 于冻結的土壤中,尚未开始活动,也不能将水分輪送到茎部,结果就使大部分冬小麦遭到死亡。

但是不仅土壤低温对植物起不良的影响,有时髙温对植物也有危害。正如李森科院士所証明的:在苏联欧洲部分的南部地区出現的夏季土壞高温,在馬鈴薯块莖形成时期可引起所谓馬鈴举退化現象。马铃薯退化現象就是播种材料的质量显著变坏,块莖大大变小,結果产量急剧降低。马铃薯块莖形成的最适宜的土壤温度是17℃左右。当温度髙于17℃时,块莖形成过程不能正常迸行,而当土壤溫度高于29℃时,块茎形成过程就停止了。

苏联欧洲部分南部地区在块莖形成时期土壤温度很高,为了防止这些地区的马铃薯退化,李森科院士建講在夏季播种马铃薯。在夏季播种的情况下,块莖形成时期正处于秋初,那时土壤温度巳經完全有利于马铃薯块莖的正常形成了。

土壤温度除了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外,还有間接的影响。例如,土壤温度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因为只有在一定的土壤温度状况下,微生物才能正常的活动。芷如大家都知道的,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在植物的生活中有极大的作用。土壤温度对于土壤中有机物貭腐烂和分解的强度以及营养物貭溶解于水的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土壤温度的日变化使土壤銮气和地上容气犮生气体交换,从而影响了植物的空气养料。在土壤各层温度差异的影响下,土壤中的水汽发生了移动。因此,近地面空气层的热状况,卽植物地上部分在其中发育的那个环境的热状况最終还是决定于土壤的增热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