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40天

气温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2)

  植物在高温直接而长久的影响下能引起植物的枯萎。引起枯萎的塬因是在高温的影响下植物失去了关闭气孔的能力,结果由于蒸发失去了很多的水分而枯萎了。

  低气温对于不同植物的影响是不同的。例如,某些生长在极地的植物能忍受-65℃的严寒(在休眼期),而在同一时间内,某些热带作物,在+3℃和+4℃的温度下就已经要死亡了。在春季和秋季的生长时期内,霜冻给生长在温带的植物带来了很大的灾害,在冬季期间, 酷寒对于冬作物常常是很危险的。

  经研究确定:气温对于植物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大家都知道,植物的生长或有机体体积的紧积过程,是在连续的、同时进行的两个正相反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两个过程就是:同化过程--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貭的过程和异化过程--分解有机物貭及在植物唿吸过程中消耗有机物貭。温度对于这些过程中的每一个过程的影响都不同,但是它们也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一般认为:温度对主要生命过程的影响基本上是服从范霍夫定律的,桉照这个定律:温度毎升高10℃时,化学反应的速度即增加一倍。例如,假如把在5℃温度时由化学反应的结果而形成的产品数量做为100,则根据范祺夫定律,在15℃时,产品量为200,在25℃时则为400等等。然而,范霍夬定律不能完全地应用在植物全部的生命过程中,而它仅仅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有效。

  按照范霍夫定律,随着温度的升髙,化学反应的速度也必然升高。 但是在植物生活中这样的过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随着温度的升高, 在植物中的生命过程最初确实是加快的,某本上符合范霍夫定律,但以后,当温度越出了一定的界限时,光合作用和唿吸作用的强度就减弱下来,而在温皮剧烈地升高时,光合作用和唿吸作用就完全停止了。这也就是说,温度对光合作用及唿吸作用的影响不是直綫的关系,而表现为叁个主要点:最低点、最髙点和最适点。极低点相当于这样的温度:即在低于这个温度时,由于热量很少,同化作用(光合作用)或是异化作用 (唿吸作用)就停止了;最高点相当于这样的温度:当髙于这个温度时, 因为热量过多上述的各种过程都停止了。最适点则是这样的温度:如在这个温度下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最强烈地进行着。